宠物、快递能传播新冠吗?“物传人”再观察

2021-11-22 19:13:42 来源:

  宠物、快递能传播新冠吗? “物传人”再观察

  最近北京的朋友有些苦恼,外地邮往北京的快递,物流上明明显示已经到达北京,但好几天都没收到快递,物流上显示:异常天气可能延迟收货。这时候有人提醒说:由于北京海淀一居民收到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的快递包装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快递进京后也要完成消杀。这种说法是否靠谱,还未得证实,但呈阳性的快递不是第一次出现,北京等多个地方的疾控部门都发布提醒: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

  那么,检测呈阳性的快递包裹到底能不能传染人?再比如宠物可能会被感染新冠病毒,但它反过来是否还会传人?我们该怎样以科学的研究为依据,做出更精准的防控?《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再仔细看一看物传人。

  “阳性”快递 能传人吗?

  本周,多地检出快递包装核酸阳性的新闻,让正值双十一配送高峰的快递行业紧张起来。周一,北京中关村街道某居民在收到快递两周后,内包装检测出核酸阳性,该快递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周三,辽宁铁岭一位居民收到的来自英国的包裹,内包装表面也检测为阳性。各地疾控部门发出提醒,快递转运过程要做好消杀工作,消费者尽量不要把外包装带入室内。

  “阳性快递”会传染人吗?风险到底有多大?也成为公众普通关心的问题。北京海淀疾控部门称,中关村街道的这一“阳性快递”基因片段呈阳性,只能证明包裹曾被病毒污染过,至于病毒是否有活性和传染性,还无法得出结论,需要到国家顶级的实验室进行培养才能知道。

  广东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赵卫:这个核酸检测不仅仅活病毒可以检测出来阳性,如果病毒失去活力,不具有感染性了,它依然能够检测出有病毒的核酸,这个快递经过了长距离以及较长的时间运输的话,它的表面有活的冠状病毒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了。如果是实验室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的实验,那就是活病毒的检测结果,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赵卫教授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已有多年,18年前,他的实验室就曾受委托研究非典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并发现在温度、湿度适宜时,非典病毒在干燥物体表面可存活三天。至于新冠病毒在快递包装上可以存活多久?赵卫没有进行专项研究,但他和助手向记者模拟了这类实验的操作过程。

  广东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赵卫:吸取5微升这样的病毒液每一个点滴在这个表面上,表面要做一个标记每小时取一次样取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像我们采集咽拭子的这些(提取方法)取完以后,我们可以通过TCID5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的技术看一看,在快递表面病毒的存活情况。

  赵卫告诉记者,对于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柳叶刀》杂志去年曾刊载过一项研究,在温度22摄氏度、湿度65%的环境下,新冠病毒在印刷品和薄纸表面只能存活3小时,在衣物上可存活2天。

  广东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赵卫:这个实验我觉得应该可以反映出病毒在一些印刷品或者是纸张,包括盒子表面存活的时间,这个我觉得还是比较科学的,有很强的说服力的。我们在非典期间也做过类似的工作,SARS冠状病毒在干燥物体的表面,做了很多。包括一些金属、塑料、纸片等等都包括在内,基本上,三天在常规条件下,它存活时间就是三天时间,应该和我们现在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是比较接近的。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物传人”被认为是一种病毒传播方式,但在各类“物传人”中,仅有冷链传播在去年北京新发地和青岛疫情中找到完整了证据链。至于快递能不能传染人,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上周在发布会上表示,这必须满足快递被污染、病毒还存活、人收快递时被污染三大条件。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第一个条件,应该是这个快递在收的时候或者在运的时候被污染。第二个,这个快递到我们手上的时候,这个上面的病毒还活着。当然第三个,我们在接收这个快递的时候,人被污染。所以,我们如果是防,也就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广东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赵卫:通过阳性的快递来传播给人,这种可能性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我们通过它的传播途径,以及病毒在干燥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综合来看,通过阳性快递传播给我们人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在赵卫看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众取快递、拆快递时都不必过度紧张,但对于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发来的快递,则需要保持足够警惕,采取必要的消毒、洗手等措施。

  广东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赵卫:在自己下单的时候,我们尽量地避免寻找那些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商品)如果(快递)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疾控部门的这个建议,我们大家还是要尽量地遵守,这样确实能减少我们被感染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把它限定在中高风险来源的快递的范围内,我想也不会给我们一般的老百姓增加很多的负担。

  宠物该被如何精准防疫 ?

  快递包裹检测出阳性,引发着人们对于物传人的担心。与此同时,宠物在疫情防控中该得到怎样的对待?前不久,一只宠物狗在主人接受防疫隔离时,被防疫人员进行了所谓的无害化处理,引发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动物也是有生命权的,需要被尊重和保护,当陪伴人们的宠物在某种情况下面临着成为密切接触物的时候,该用怎样的防控措施才能更让人心安呢?

  成都市受到新一轮疫情影响,其中被升级为高风险地区的理工东苑小区在实行了封闭式管理。而一些居民表示被隔离后家中养有的宠物现在无法照料,希望得到帮助。有这样的需求,街道工作人员便组织起了一支由3名志愿者和1名防疫工作人员组成的“爱心小分队”,拿着住户提供的钥匙,上门对封控区域做消杀的同时,再给里面形单影只的宠物投喂食物。

  在处理涉疫宠物方面,国内多个省市采取了灵活的方式处理。例如本周二昌平区政府表示将分别提供上门喂养和集中代养两种方案;石家庄小果庄在年初疫情期间面对着三万只“留守动物”,也派出十几人担任起“临时饲养员”;再比如上海北京等城市,也在更早纷纷发布了这种特殊时期,特殊管理的人性化方案。

  随着气候逐渐变冷,多地区迎来疫情突发的状况。而这给常态化的防疫状态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住江西上饶一中风险小区中的傅小姐就是其中之一。被隔离期间,家中监控记录下防疫人员进入家中,并用棍棒敲打宠物狗的画面,随后,有关部门公布称宠物狗已被无害化处理。这样的行为是对于私有财产的侵害,更是在疫情面前对待生命的温度也降了许多。由此事件引发出了,对于疫情期间该如何与宠物之间做好防控的思考。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洪洲:没有必要在没有疫情的地区采取太严格的措施,我们国内包括香港包括我们大陆也已经有了报道,人感染以后把病毒传给了宠物,狗、猫已经有了个案的报道,但是这些被感染的宠物,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它们有发病,而且它们还没有把病毒传给人这种情况。

  卢洪洲还指出,即便目前没有案例可以确认新冠病毒能否在人与共同生活的宠物间循环传播,但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依据丹麦的实验证据,新冠病毒由人传播给水貂后,继而由水貂回传给了人类。因此仍不能完全放下警惕心,在流调观察中,不忽视对于宠物检测甚至隔离观察。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洪洲:我们有动物保护法,另外主人跟宠物之间是有非常好的感情,我们要讲科学也要讲的防治疾病的传播。在这个两者之间要找到平衡点,在没有证据证明宠物可以把病毒传给人的情况下,我想这时候,我们只是把这个宠物进行隔离对待就行了,我们要监测,我们要进行严格隔离,在隔离多长时间我们证明宠物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不再携带病毒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解除隔离,我觉得这才是科学态度。

  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在整个疫情防控的过程中,随着大家对病毒的了解,防控的一些措施都在进行着动态调整,但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也在变,比如德尔塔变异株传染性极强,那可能过去的密接概念已经不实用了,于是一个新的词:时空伴随者出现了,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从10月17日开始,持续了一个多月,涉及20多个省区市的本土疫情,在本周趋于平稳,受疫情影响的多个省份得到有效控制。就在这轮疫情中,“时空伴随者”这一新的防疫概念出现在人们眼前。家住四川成都的陈女士,就成了当地的第一批“体验者”。

  “时空伴随者” 陈女士:我现在是绿码,做了核酸检查出了报告以后,我就变黄码了,当时11月2日还是有点恐慌,我还以为我这个码变黄了,是不是出现了BUG,相关的工作人员打了个电话,说我应该是有轨迹跟确诊病例是重叠的,让我也不要恐慌,就正常去做核酸,暂时就居家观察。

  这样的防疫措施,目前正在多地实行。本周一,辽宁大连一户居民因为是“时空伴随者”,而居家隔离;河南郑州一位中学教师,也因此居家隔离不能返校。他们和陈女士一样,都曾发现自己的健康码由“绿”转“黄”。

  “时空伴随者” 陈女士:我们公司在天府广场,确诊病例办公的地方也在天府广场,离得其实不是很远,应该就几百米。

  陈女士所居住的成都市,将“时空伴随者”定义为:本人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800米乘800米的同一时空网格,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这样查出的号码即为时空伴随号码。在这样的条件下,彼时和陈女士一同被筛查出来的“时空伴随者”,有8.2万人。

  “时空伴随者” 陈女士:我变黄码之后肯定就不能去上班了,当时要求的是三天之内要做两次核酸 ,两次核酸的结果都要是阴性,才算是暂时安全了,这两次结果没出来之前,你就哪儿都不能去,我还在家居家办公了一个星期,相当于整整十天我们都没出去。

  在“时空伴随者”之前,排查新冠病毒感染风险人员,都以密切接触者来进行管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提到,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中多数是在同一空间,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而对比时空伴随者,后者在空间上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东南大学室内环境与健康实验室负责人,钱华教授表示,气溶胶在室内密闭环境的传播力度要高于飞沫传播,他在研究中,曾发现德尔塔毒株间隔5多米外仍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案例。

  东南大学室内环境与健康实验室负责人 钱华:在一个通风不好的地方你待着,和一个通风良好的地方待着,还有在户外待着,这三个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密闭空间里面风险肯定是高的,只要有通风的房间,气溶胶浓度会非常快降下来,户外风险相对来说是非常小,但不是归于零。我们防控的时候,应对有一些影响可能觉得是,靠高一档,靠前一步,放到那么大的距离,但是从精确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同一个建筑物应该是够了,方圆八百米相当于是比较大的范围了。

  在钱华看来,“时空伴随者”的概念意味着,面对德尔塔毒株迅猛的传播力,流调部门难以精确定位密切接触者,而采取了保险之举。而事实上,目前,国内并没有对“时空伴随者”有统一定义和管理方法。已经明确定义的地方,管理方法也不太一样。随着常态化防控的推进,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手段,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而这也给参与者提出更高要求,既要精准还要有“温度”。

  东南大学室内环境与健康实验室负责人 钱华:对于操控者层面上讲应该是方便了,因为基站一下子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在这边待过,可以迅速去找到这些人。但是它不够精细,没有同一个建筑物的问题,也没有在一个房间的问题。在理解它传播途径的基础之上,如果你能以比较小的代价,实现好的效果那是最好的。就是说你要搞大一点,那肯定是防住了,但是我们经济生活,我们人民的生活就承受的代价太高了,所以一直强调精准防护。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要更科学的手段去判断它 ,然后能以比较小的代价实现好的效果。

  面对疫情,时间已经接近两年,人类就像穿过一个幽黑的隧道,而现在似乎能看到光亮,我们何时能够走到隧道的尽头?最近的好消息不少,一是中国的疫苗接种超过24亿剂次,而且已经开始了3到5岁人群的接种,覆盖率会进一步加大。而与此同时,国外和国内新冠特效药的研发都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二者合一,人类告别至暗时刻似乎不远了,但疫情还并未结束,做好个人的防护依然是重中之重。

  视频制作丨李昂 徐新 马诣宸

  微信编辑丨辛乔

  微信编辑丨张大鹏

  责任编辑:巩丽慧 【编辑:张楷欣】

关键词:

上一篇: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揭开谎言看背后的法律知识

下一篇:超20省份将遭寒潮速冻 全国冰冻线进程图